详情

【研学旅行政策回顾】2013-2023年十年间,官方推动研学旅行发展出台的主要政策措施( ...

2024-1-20 00:47|查看: 435

摘要: 2013-2023年十年间,官方推动研学旅行发展出台的主要政策措施,与各位研学同仁参考学习

重庆研学,渝你研学,与你一起成长!


近年来,有关研学的政策和文件不断出台,教育、文旅等相关部门纷纷行动,积极推动开展试点、出台政策、制定标准、打造载体等方面的工作。


2013年到2023年这十年期间重要的研学政策,供各位研学同仁参考,建议收藏!本文为上篇!



PART/ 01


2019年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3月发布,继续予以资金支持,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项目,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课程资源和服务平台建设,遴选推广典型线路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意见》后,截至2019年4月,已有20个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研学旅行相关地方政策,推动本地研学健康发展,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PART/ 02



2020年


①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强调基础教育要在扩容和深化上下功夫,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对准“五育并举”体系中的短板弱项,保持定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阐述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把握基本内涵、明确总体目标、设立必修课程、确定内容要求、健全评价制度,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家、校、社协同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从实践场所、人才队伍、经费投入、安全保障四方面,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


②4月24日《给全国中小学校新学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建议》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提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注重疫情防控与学校文化活动相结合。


③6月3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方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共8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不少于40小时。


④7月15日,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明确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内容和学段要求,途径、关键环节和评价,学校劳动教育的整体规划与组织实施,条件保障与专业支持。


⑤8月13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


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主动融入相关学科教学活动、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红十字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广泛开展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的红十字特色课内外活动和志愿服务。


⑥9月16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


开展民俗文化现场教学、农事劳动体验、乡村考察等农耕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农耕文化主题教育研学基地。规划设计一批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农事节庆专题研学教育线路。


⑦9月2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


强调加强与社会有关方面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和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充分发挥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科技场馆重要育人作用。


⑧10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


⑨10月20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


强调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衔接,明确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文物部门与博物馆各自在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责任分工和具体要求,突出博物馆教育课程开发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的互补和有机融合。


⑩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具体举措。其中涵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内容。


⑩11月13日,《中小学实践教育指导体系研究》启动


研究将从中小学实践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指导体系两方面入手,分为理论政策、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等五个专题


PART/ 03



2021年


①《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健全资源体系。坚持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理念贯穿到资源建设全过程、各环节,推进资源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建设。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丰富专题教育资源,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宪法法治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经典阅读、研学实践、影视教育等。


②教育部等六部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


在涉及到学生的“劳动与社会实践”评价指标方面,《评价指南》提出重点要考察学生“劳动习惯”和“社会体验”。


其中“劳动习惯”指标的考察要点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个方面,劳动技能包括家务劳动、校内劳动、校外劳动三个内容;“社会体验”,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研学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职业体验等。


③教育部:规范研学服务,制订《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方面,将研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广使用《家庭教育指导手册》,遴选宣传一批家庭教育指导优秀案例。制订《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④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开展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推出一批主题鲜明、课程精良、运行规范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等8部委:《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


发挥工业文化研学教育功能,鼓励各地利用工业遗产、老旧厂房等设施培育一批工业文化研学实践基地(营地)。


⑥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消费潜力,支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业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


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发森林人家、林间步道、健康氧吧、温泉水疗、水上漂流、滑草滑沙、星空露营等产品,打造一批循环农业、生态农牧、稻渔共生等生态样板,建设一批学农劳动、研学实践、科普教育等实训基地,创设一批农事生产、节气物候、自然课堂、健康养生等科普教程



PART/ 04



2022年


①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推动研学实践活动发展,创建一批研学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健全、活动特色鲜明与安全措施完善的研学实践活动基地,为中小学生有组织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提供必要保障及支持。


②2022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文 《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


以博物馆、纪念馆、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公园和红色旅游景区等设计精品研学旅行路线,综合运用专题讲座、文艺演出、解说导览和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推动青少年在感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③2022年4月国家文物局印发 《“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


鼓励依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考古研究基地和考古工作站开展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研学旅行与考古夏令营等多种公众考古活动。


④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家开发银行印发 《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


鼓励各地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塑造“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充分开发民间文化艺术研学旅行的产品和线路。


⑤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


加强革命老区红色遗址保护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红色文化传承项目及载体,规范有序开展以红色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建设红色研学旅行基地(营地)。


⑥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


推动旅游与现代生产生活有机结合,加快发展度假休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等,打造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精品研学旅行带、国家旅游风景道、特色旅游目的地、特色旅游功能区、城市绿道、骑行公园和慢行系统。


PART/ 05



2023年

①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


《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


一是学校要用好社会育人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


二是家长要利用闲暇时间带领或支持子女体验社会,帮助子女更好亲近自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三是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要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积极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各类教育基地和活动场馆要面向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鼓励支持社会有关方面提供寓教于乐的优秀儿童文化精品。

文章来源:奔跑的犀牛,我司转载只为分享,侵权删。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了


合作微信|13310239127

联系电话|13310239127

平台官网http://www.cqyanxue.net/portal.php

  • 返回顶部